我想不少人会感觉,咱们国家在很多方面好像都表现得过于“能忍”,这老让人觉得心里有点“憋屈”。
比如说,我们常常说俄罗斯是个“勇猛民族”,“遇事就干”,听起来就让人“心潮澎湃”。但要是说到我们自己,好像总是在“表达不满”,这让不少人觉得“反感”,认为我们的国际形象太过温和。
以前咱们实力不够强,只能忍着点。但现在咱们可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军力也数一数二,为啥在很多事儿上看起来还是在忍让呢?
俄罗斯专家就此事谈了自己的观点:这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。
实在是没办法,只能忍一忍了。
虽然我们看起来在很多事情上都选择了“忍让”,但其实忍让和忍让并不全是一回事,就好比有时候我们的忍让,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了。
大家都知道,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,咱们国家过得挺不容易的,可那时候也只能忍着。就像那个“银河号”事件一样。
那时候,大家都知道是美国人在冤枉咱们,说咱们的“银河号”上有“化学武器材料”,可他们根本没有证据。咱们那时候没法跟美国抗衡,为了“银河号”上船员们的生命安全,只好“忍气吞声”,让美国以“例行检查”的名义去搜“银河号”。
搜的时候,我们心里头真是又憋屈又没办法。美国人没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,就编出各种理由和说法,非要再搜一遍。结果啥也没捞到,最后只能失望地走了。
结果美国最后只是用一句随随便便的“情报搞错了”来打发大家,其实他们心里压根儿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。
也可以说,美国其实是在通过这种方式秀肌肉,给中国提个醒,让咱们心里明白,但咱们只能先忍着。
就好比说“台海那阵子紧张事儿”,这是近些年来,我们离拿下台湾最近的一回了,解放军大张旗鼓地搞演习,好多人都以为1996年那会儿,祖国统一的大事就要成了。可结果呢,因为美国插了一脚,加上解放军里头有人当了叛徒,演习就那么匆匆结束了,真是让人心里头不痛快。
对于这事儿,我们也选择了忍耐,毕竟那时候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,没法直接跟强大的美国硬碰硬。
再拿一件事来说,就是北约欠我们的那笔血债,也就是1999年美国“误炸”了我们驻南联盟的大使馆。那次事件里,我们国家有三名记者不幸遇难,可美国那边呢,还是拿“情报出错”当借口,说他们是因为用了过时的地图,才不小心“炸错”了。
如果不是当时我国和老百姓的反应特别强烈,美国那边可能连一句“随便说说的解释”都舍不得给。
但最后,我们还是决定忍下这口气。美国虽然不情愿地说了“对不起”,我们却也只好把这事往小了处理。这心里头既有憋屈也有无奈,说到底,还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不够强大啊。
但是,现在咱们的实力已经很强了,而美国却在慢慢变弱。按道理说,咱们不用再那么憋屈了。可为啥在处理国际上的事情时,大家还是觉得咱们在“憋着”呢?
关于这事儿,俄罗斯专家以前也直言不讳地说了真话。
练太极拳的老法子
有俄罗斯专家认为,中国现在的“低调”其实是基于其外交政策的选择,这种做法相当明智。
俄罗斯专家说,中国这种做法挺像传统的“打太极”,这种比较柔和的方式,往往能帮我们转移注意力,化解矛盾,给国家带来更多好处。碰到得坚守立场的时候,我们也能靠这种柔中带刚的方法来应对。
有个老例子,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,前苏联对此印象深刻。20世纪60年代时,中苏关系变差了,苏联在边境上大批驻军,瞪大眼睛盯着我们,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威胁。那时候,苏联还放出狠话,说要拿核武器来对付中国。
那时候,中美之间的关系挺僵硬的,本来就是两个不同阵营的国家,要想走到一块儿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。美国人那时候打的算盘是,瞅准中苏之间的较量,自己好从中捞点好处。
碰到这种威胁,当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抵挡苏联核武器的时候,毛主席却提出了一个“拼到最后互换老家”的策略。
那时候,毛主席说,要是苏联对我们动用核武器,我们就把全部的核武器都打到美军基地去。同时,解放军会带着民兵和全国的老百姓,一块儿冲上前去对付苏联。
那时候,主席的想法很简单,他认为只要老百姓还在,国家就永远不会消失。就算咱们中国的土地被核弹给污染了,大不了就在苏联的地盘上,重新建一个国家。
甚至,主席还说,要是美国对苏联使用核武器,那咱们就不管被炸坏的苏联了,直接去打欧洲。反正,中国人民在哪儿,中国就在哪儿。
这个想法一说出来,不光是苏联人愣了,美国人呆了,连中国人都吃了一惊。但话说回来,这还真像是个解决问题的妙招。既然中苏之间的疙瘩解不开,那也不能让美国白白捡便宜。
这个消息传开后,美苏两边还琢磨过这计划到底能不能成真。琢磨来琢磨去,他们觉得毛主席真有那个胆子和决心这么做,他们自己可不敢冒这个险。最后,美国还是劝苏联打消了用核武器对付咱们中国的念头。
说白了,这其实就是一种“和稀泥”的方式,把中苏的矛盾,悄悄地推给了美国和苏联,让这两个大国都因为顾忌太多,而不敢随便动手。
就因为两个大国都小心翼翼,不敢随便行动,所以我们才能抓住每个机会快速发展,给自己赢得了更多时间和空间,换来了不少好处。
这可以说是我们国家运用“太极”思想谋取好处的一个经典例子,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坚持用“太极”理念来处理国际事务和外交问题。
喜欢打仗的国家最终会走向毁灭的危机
当然,换个说法就是,我国在处理国际大事上常常选择“忍让”,这或许还因为另一个原因:我们深知和平是多么不容易得到,因此一直以来都特别看重和平。
一百多年前,外国强国靠着强大的军舰和大炮打开了我们紧闭的大门,从那以后,战争就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我们心里明白,战争对一个国家和老百姓的伤害有多大,所以我们不怕战争,但也不会随便去发动战争。
而且,老话说得好,“爱打仗的必定倒霉”,放到现在来看,这话更在理。很多时候,打仗不会有真正的胜利者,往往打完仗两边都吃亏,特别是以咱们国家现在的实力来说,万一真的打起来,那对全世界可都是个大麻烦。
可能美国就是个反面例子。苏联被美国打败后,美国就觉得自己是“老大”,堂而皇之地当上了“全球管家”,哪里看着不顺眼,哪里不符合自己的利益,美国都要去“插一脚”,让世界按它的想法来。
就说最近几年,美国不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,还在好多地方挑起“颜色革命”,把整个世界搅得一团糟。
不过,虽说这些战争表面上看美国都赢了,但实际上美国也被拖得很惨。仗很快打完后,美国却好像掉进了“持久战”的大坑里。这么多年来,美国在阿富汗、伊拉克砸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代价高昂,可最后也只能灰溜溜地撤军走人。
美军撤离后,阿富汗和伊拉克又回到了老样子——就是那种美国不希望看到的样子。这样一来,美国做的那些事情,真的能说自己是胜利者吗?恐怕也不能这么讲。
虽然现在美国逐渐衰落不完全是因为它发动了战争,但战争中投入的大量资金仍然产生了不小的坏作用。
再者,换个角度想想,当美国在世界各地挑事,而俄罗斯强硬对抗美国、引得美国瞩目时,我们国家却瞅准时机,大力推行改革开放,在经济、军事等好多方面使劲儿发展,这才有了现在能和美国“较劲”的强国地位。
美国之前没太把我们当回事,部分原因是我们选择了“忍耐”。中国在世界这个大棋盘上待了很久,我们清楚何时该忍耐,何时又该坚守底线,来保卫国家利益。
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到了该明确界限、站稳脚跟的时候,我们也没有退缩,解放军环岛军事演习就略见一斑了。
其实,咱们都明白,世上的事儿不一定非得靠打架来解决。用好处和合作来绑住的关系,往往比暴力管用多了,能长久。所以说,咱们表面上好像是在忍让,但实际上,在桌子底下,咱们能得到更多好处呢。
就像“一带一路”也是在传递咱们国家的理念,但这跟美国靠武力硬推自己的观念比起来,更让人能接受,效果也更好。
#深度好文奖励计划#